2025年开年,Angelababy与张嘉倪因“疯马秀”事件再被推上风口浪尖。尽管两人试图通过营销转移视线,但央媒删除相关微博的动作被视为官方态度。张嘉倪更因一边塑造“离婚独立女性”形象,一边默许争议演出,被批“人设割裂”。网友调侃:“吃尽女性红利,却对物化女性视而不见,这波打脸来得太快!” 事件背后,折射出明星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的艰难平衡。

事件回顾:一场演出引发的连锁风暴
安博体育官网入口2023年9月,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在巴黎疯马秀的表演引发国际争议。这场以“艺术”为名的演出因涉及裸露与物化女性的争议,迅速成为舆论焦点。中国女星Angelababy(杨颖)与张嘉倪被曝现身现场观演,更被指高调拍照打卡,事件随即点燃国内社交平台。

疯马秀的性质成为争论核心。尽管其官方宣称结合“光影艺术与人体美学”,但多数批评者认为其本质是迎合上层阶级的低俗表演,通过女性身体的商品化满足权贵猎奇心理。Angelababy与张嘉倪作为公众人物,因参与此类活动被批“立场不正”,甚至被质疑违反《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》中“不得参与淫秽色情活动”的规定。
央媒“冷处理”背后的信号:从除名到封杀
事件发酵后,央媒迅速采取行动。央视三农率先删除Angelababy在2020年国庆特别节目的片段,其参与的新综艺《现在就出发》也遭抵制,疑似被边缘化。张嘉倪的热播剧《好事成双》宣传海报将其除名,事业面临重创。至2023年11月,两人微博账号遭禁言或封号,相关节目镜头被删减,官方态度不言而喻。
这一系列动作被解读为对“劣迹艺人”的隐形封杀。业内人士分析,官方此举不仅是对艺人个人行为的惩戒,更是对娱乐圈价值观的纠偏——公众人物若无法承担社会责任,必遭反噬。
人设崩塌:独立女性的“割裂”与民意反扑
讽刺的是,Angelababy与张嘉倪此前均以“独立女性”形象收割流量。Angelababy离婚后塑造自强人设,张嘉倪凭《好事成双》中女性互助角色翻红,却因疯马秀事件暴露“双面性”:一边消费女性议题红利,一边为物化女性的表演站台。
网友犀利点评:“她们在台上看‘脱衣舞’,而普通女性在职场上被性化——这就是208万(指高收入明星)与普通人的阶级差距。” 演员徐娇的公开批评更形成鲜明对比:“我只看到被性化的职业女性。”
行业反思:明星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博弈
事件背后折射出娱乐圈的深层矛盾。Angelababy与张嘉倪被指为讨好LV等奢侈品牌资源而参与疯马秀,试图通过国际时尚圈提升咖位。然而,这种“走捷径”的代价是牺牲公众形象。业内人士透露,多数受邀明星选择回避,唯独二人“头铁”赴约,最终沦为资本炒作的牺牲品。
娱乐圈的价值观导向问题再次被推向台前。当明星将商业利益凌驾于社会责任,甚至为流量无视公序良俗,其职业生命力必然短暂。正如网友总结:“炒作可以红一时,但德行才能立一世。”
余震未平:娱乐圈的警示与未来
两年过去,“疯马秀余震”仍被频繁重提,成为明星翻车典型案例。它警醒从业者:公众人物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传递价值观,尤其在女性权益、文化立场等敏感议题上,稍有不慎即引发连锁反应。
如今,Angelababy与张嘉倪虽尝试通过公益和低调复出挽回形象,但公众的信任裂痕难以弥合。这场风波或许终将淡去,但它留下的拷问始终悬在娱乐圈头顶:当商业诱惑与社会责任冲突时,明星该如何选择?答案,或许决定整个行业的未来。
(本文综合自网易、搜狐等媒体报道,引用网友评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)
发表评论